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一带一拓展建材大市场 企业走出去驶入“快车道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7/5/22 12:34:46 人气: 标签:建筑行业新闻

  国家14日出席“一带一”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建设》的主旨,强调以和平合作、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携手推动“一带一”建设行稳致远,将“一带一”建成和平、繁荣、、创新、文明之,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国家14日出席“一带一”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建设》的主旨,强调以和平合作、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携手推动“一带一”建设行稳致远,将“一带一”建成和平、繁荣、、创新、文明之,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由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重组而成,资产总额5500亿元,年营业收入近3000亿元;业务范围涵盖水泥熟料、商品混凝土、石膏板、玻璃纤维等。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向记者表示,“一带一”是建材的大市场,沿线国家很重要的需求就是基础建设、城市化和工业化。“这恰恰是过去三十年中国做过的,因此有很多成功经验,包括中国的很多装备和技术都特别适应于沿线国家的需求。”

  据了解,在“一带一”沿线%的水泥、玻璃都是中国建材提供的。宋志平表示,中国建材的装备在国际上都是中高端的,并且价格便宜、质量好,有很好的性价比。

  除了产品、装备的直接输出,中国建材还通过在“一带一”国家投资建厂的方式落实合作,包括水泥厂、玻璃厂、新材料厂等。宋志平告诉记者,国内的建材产能相对过剩,将中国的产能,包括设计、装备、制造方面的能力拿到“一带一”沿线国家进行合作,既满足了沿线国家的需要,也实现了中国富裕产能的充分利用。

  针对有质疑认为中国输出的都是落后产能和设备,宋志平表示,“一带一”上的产能合作不会是把落后产能以及二手设备输出出去,相反的,输出去的都是应用最新技术的中高端、智能化装备,一些国外项目的标准甚至高于国内项目所应用的标准。

  谈到中国建材重组后的效果时,宋志平表示,原来两家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是同质化的,合并之后,实现了新集团技术的优化,将双方的装备、技术进行优化提升,实现了质量和技术水准上的一加一大于二;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组织、规划集团的市场。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由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重组而成,目前,集团已在码头、物流、航运金融、修造船等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

  谈到在参与“一带一”建设的工作时,中远海运集团董事长许立荣告诉记者,目前集团正在加强海上运输和内陆铁的联动,即可以将远东或者其它地区的货源集中到集团控制的比雷埃夫斯港口,再从港口的铁出发,将货物最终运输到匈牙利的,继而辐射整个东欧和北欧地区。

  “第一条海上丝绸之通道,传统的做法是从远东到汉堡,然后从汉堡中转到东北欧、西北欧地区;还有一条是从连云港(8.770, 0.04, 0.46%)出发,途经桥,通过俄罗斯运往欧洲地区,现在通过海铁联运,我们开辟了第‘丝绸之’。”

  据许立荣介绍,海铁联运优势明显,从运输时间上看,虽然比第二条通道最多多4天时间,但是比第一条通道要少10天时间,而且从成本上讲也常低的。

  在许立荣看来,海铁联运的更重要的功能体现在,它不仅可以接纳从中国走出去的货源,也可以接纳从东南亚、非洲、地中海等区域运输来的货源。“我们现在正在通过中国陆海快线辐射欧洲地区,而且效果非常好,未来要进一步推广这种做法。”

  在谈到如何将集团现有业务与“一带一”战略结合时,许立荣告诉记者,海上丝绸之与集团产业密切相关,未来要为贸易联通做好保障;同时,从丝绸之经济带来讲,海铁、海空的运输模式与全球综合物流供应链服务非常契合,“一带一”战略也为集团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非常兴奋!”在谈到参与“一带一”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感受时,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难掩激动之情。“在讲话中阐述了要将‘一带一’建成和平之、繁荣之、之、创新之以及文明之的,对于我们,则是要积极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同时把绿色、低碳的发展贯彻到‘一带一’建设中。”

  高纪凡表示,将推动集团的高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在“一带一”沿线国家落地,使沿线国家的能源建设不再走以传统能源为主的老,而是通过创新发展走出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为主的、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新。

  “高技术、创新型企业应该借助‘一带一’的东风加快走出去,以构建更大的市场空间。”不过,高纪凡也指出,走出去不应简单地将低效产能引出去,这种方式也不会受到沿线国家的欢迎;而是要通过高技术产能的走出去,不仅给当地带来高技术的就业,税收,还能为当地培养高科技人才,以实现互利共赢。

  “一带一”是走出去的重要机遇,找到更大的市场空间毫无疑问是个机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包括交通、能源、信息等方面,也是‘一带一’沿线国家最紧迫、最基础的需求。”高纪凡表示,在过去“一带一”建设的探索中企业会感觉到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当“一带一”的发展更明晰,各方面支持力量逐渐跟进后,中国企业的走出去也将驶入“快车道”。

  “‘一带一’建设加快了中国走出去的步伐,特别是提出以后,企业积极走出去,同时也得到世界很多国家的响应。”

  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副会长周立群告诉记者,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的一项标志是,近两三年来,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已经和利用外资规模基本持平。未来中国可能作为资本输出国,这就标志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规模和个数将进一步增加。

  在谈到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的合作时,周立群表示,丝绸之经济带上,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有能源方面的合作,尤其是原油管道建设,每年向中国输出1000多万吨的原油和天然气;在与俄罗斯的合作方面,不论是油气贸易还是开发建设,都取得了一定成就,“每年通过石油管线万吨的原油和天然气供应,大大改善了中国能源的结构。”

  至于之间的装备合作,周立群则告诉记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苏联援助中国,现在中国在某些领域的装备实力已经超过俄罗斯,“不仅是我们输出产品,也要加强产业技术领域的合作,比如航空领域正在进行相关探讨,未来在装备制造领域完全可以展开合作。”

  不过,周立群也提醒道,中国企业走出去不应忽视其中的挑战,具体来看包括两方面问题:一是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比如央企、国企走出去的资金和政策都有保障,但是民营企业走出去却存在贷款难、融资难等问题,并且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二是要重视人才保障问题,企业走出去开展“一带一”建设要有对所在国家法律法规、语言熟悉的人才,只有综合政策和人才的保障,才能使企业走出去的后劲更足。

  中研网是中国领先的综合经济门户,聚焦产业、科技、创新等研究领域,致力于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权威性的产业资讯。每天对全球产业经济新闻进行及时追踪报道,并对热点行业专题探讨及深入评析。以独到的专业视角,全力打造中国权威的经济研究、决策支持平台!

推荐: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