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正文

《新闻写作精选案例》:自序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21-8-12 22:35:50 人气: 标签:公司新闻写作

  enoou作者与新闻结缘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8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在七七四厂(电子管厂)开办新闻函授班,那时作者入厂不到5个月,由于给厂报《红星报》(后更名为《电子报》)写过稿,有幸被推荐参加这期函授班,那是作者平生首次与新闻有缘。通过培训对新闻萌生兴趣,买过一本苏联切列巴霍夫著《消息和通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56年6月第1版),这是作者读过的第一本新闻专著,受益匪浅,保存至今。作者的第一篇通讯《旗手——潘凤楼》发表在《电子报》1959年10月31日第386期第2版。此后,虽业余时间主要精力是文学,还是为厂报和站写过不少。这期间对新闻是实践积累的过程。

  1985年10月底,作者调到中国电子,加入新闻从业人员队伍,新闻视野拓宽了,实践有了用武之地。在中国电子工作16年期间,任过《中国电子报》副刊部副主任(主持工作)、记者部主任(兼过不到一年总编室主任);参与创办《电子商报》,任过副总编辑、执行总编辑;参与创办《通信产业报》,任过执行总编辑、总编辑。2000年提前退休后,到深圳参与创办《世界电子商报》,任过常务副社长兼总编辑。

  在除了大量的管理工作外,还发表了六七百篇新闻作品。出版过新闻通讯评论集《谁持彩练当空舞》(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版),这本书从当时400余篇作品中,精选出60篇通讯和评论,高级记者、中国新闻学院教务长徐占焜先生为该书写了序。出于对新闻事业的挚爱,以及对新闻写作的体味,退休后经过十年磨一剑,出版了《消息写作技巧》《通讯写作诀窍》《评论写作方法》(中国社会出版社2015年9月第1版)三本专著。

  作者的后半生可以说与新闻密不可分、休戚与共。新闻是作者的工作职业,也是融入作者体内的血液。这本《新闻写作精选案例》,作者从2000年就开始做准备,把尽可能找到的报样录入电子版,然后反复取舍编辑校改,直到2013年基本完成。由于忙着出版其他的书籍,这本书就搁置了下来,直到2019年元旦期间,有了想再重新校改一遍的想法,用了40多天时间完成重校,自己觉得还是有出版价值,主要是出于如下几个方面:收录书中的70篇新闻案例作品,时间跨度系1985年—2007年。这20余年正是如火如荼的时期,电子工业经历了重大的变革,部属企业下放地方变为行业管理,电子工业部体制上也几经变化,先是与机械工业部合并为机械电子工业部,后又出来变回电子工业部,再后来与邮电工业部合并为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或者说信息产业,在这20余年里超常规快速发展,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方针下,经历着翻天覆地大发展,走在了各行各业的前列。作为这一段历史人的记者,用手中的笔地记录下历史瞬间。作者在电子行业工作40多年,希望人们记住这段岁月,这是作者的一大未了心愿。

  虽然在1995年出版过《谁持彩练当空舞》,那只是作者10年阶段性的。由于时间匆匆,留下许多遗憾。当年获中国新闻的《国产名牌迫在眉睫》没能收入,此后作者还发表过很多重要文章,如《俯瞰全球并购潮》《“入世”给中国通信业带来什么》《面对WTO倾力打造中国技术品牌》等。2015年出版三本新闻专著以后,作者一直想在有生之年,出版一部新闻写作案例解析专著,为自己的新闻生涯画上一个的句号。

  从2013年开始,对发表过的六七百篇作品进行梳理,确定了141篇作品大名单,当时选录的标准是内容上有资料性价值,蕴含着足够多的信息量,还有就是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再就是形式上有自己的特点。作者撰写新闻特别强调信息量,无论写什么体裁的新闻,一定要有读者未知的信息,哪怕是一组数字也好;再就是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因为在进入中国电子之前,作者已在电子行业浸淫了27年,目睹了电子行业的发展历程,凭借着这些累积的经验,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再自然不过,当然这些见解和观点是与时代合拍的。

  2019年春,又一次整理阅读这些作品,从141篇作品中,精选细选出有代表性的70篇案例作品,这些案例作品大都主题鲜明、内容翔实、信息量大、性强,紧扣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在消息、通讯、评论三大类案例作品中,又细划分出12个 品种类别。同时对这些案例作品,进行独家解析。这些解析先对文章体裁作简要说明,然后对作品进行剖解,有的是创作背景,有的是采访经历,有的是写作过程,有的是作品剖析;这些解析中有说明,有,有分析,有感慨,有故事,有轶事;不乏糅合一些采访经验、写作技巧、体会。这些独家解析可以增强读者对本书的认识,也为借鉴写作提供了样本和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希望把作者的经验,能让更多的热爱新闻的后来者分享。

  本书附录收有作者的四篇理论探讨文章。这些文章主要是新闻作品写作方面的分析,是作者实践总结中的独创,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理论为辅、实例为主,有一定的知识性、可读性,以及可操作性。它们大多是作者的经验之谈,是作者个人对新闻体味的凝聚,相对70篇案例作品,也算是对新闻写作技巧的补充。虽是作者的一家之言,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新闻写作内容为王,但也不能忽视形式的作用。作者在形式上的创新也做过多种尝试,在通讯中运用过文学中的对话,电影中的蒙太奇镜头,画龙点睛的议论等,甚至采用第二人称写过人物通讯。这些尝试既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离经叛道。作者的本意是打破固有的模式,变个样子试验一下,即使这些尝试失败了,也没有什么大的损失,因为作者已经尝试过了。

  最后,还有说明一点的是,本书的案例作品发表时,除了用作者本名以外,还用过应同兴等笔名。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特别感谢的历任领导给作者提供的平台,感谢他们对作者的帮助和指导;感谢和作者合作过的同仁及朋友;感谢那些见过面和未谋面的新闻前辈,他们的著作为作者提供了食粮和难得范本;感谢中国文史出版社领导的厚爱、感谢编校人员的辛劳付出,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就没有本书的出版和发行。同时还要感谢那些未谋面的读者,感谢他们一起分享作者的和体会。(作者赵凤山于2020年1月22日京西八角寓所)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