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相关知识 > 正文

论新时代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新格局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20-5-29 16:29:58 人气: 标签:志愿服务相关文件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总在中央深改组等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多次与志愿者交谈,给志愿服务组织回信,2019年7月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习总发来贺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志愿服务的发展与建设,我国志愿服务已经进入新时代。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志愿服务发展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方向、功能追求和文化本质,强调了志愿服务在助力青年成长和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价值,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确定了新方向、新途径和新格局。

  作者简介:陆士桢,李泽轩,中央团校(中国青年学院), 100089 陆士桢,中央团校(中国青年学院)教授,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研究会会长,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青少年儿童福利、志愿服务理论;李泽轩,中央团校(中国青年学院)社会工作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

  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习总发来贺信,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习总在贺信中谈道:“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的以来,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党和人民号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充分彰显了理想、爱心善意、责任担当,成为人民有、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各级党委和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给予更多支持,推进志愿服务制常态化,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1]这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习同志在中央深改组等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多次与志愿者交谈、给志愿服务组织回信之后,对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方向目标、功能定位、文化价值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又一次重要阐释。总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关于志愿服务的相关文件进一步表明,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中国执政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实践,中国志愿服务已经全面进入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的发展新阶段。

  认真学习和领会习同志关于志愿服务与相关、准确定位志愿服务发展的方向与原则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成为发展新时代志愿服务的关键。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志愿服务的发展与建设。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习总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强调“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20世纪末,一系列文件中就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展城乡志愿服务活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深入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多次就中国志愿服务建设提出重要的指导意见,民政部等职能部门先后就志愿服务发展颁布十多项重要文件。习总一系列讲话和中央相关的文件,不仅明确了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发展的根本方向,而且对志愿服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先进作用与重要地位做出高度概括[2]。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奠定了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导;而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大规模普遍性参与的、轰轰烈烈的志愿服务活动,则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发展奠定了的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发展,是以来中国社会变迁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面临着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同时,社会面貌、生产方式、大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众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发生了全方位的改变,社会与个体的发展都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社会生活的整体发生了性的变化,一方面,人们在物质财富空前增长的条件下,拥有着前人从未有过的物质态度和形态。大众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宽松的社会,体验着基础和模式。同时,前所未有的信息让大众体验着互联网思维,形成了独具互联网时代特色的社会心理。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价值观与大众的思维方式不断发生着全方位的改变[3]。人们也愈发注重个利,注重个体的人格,愈发从个体的角度出发去看待集体。学者郑杭生、李迎生提出,急剧的社会变迁往往是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催化剂,我国社会当前仍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之中,仍处于社会矛盾、社会问题集中多发的时期[4]。当前我国社会问题已经呈现出原因多样化、程度复杂化、后果复合化、影响深远化的特点。社会问题的出现冲击着人们对于社会的理解,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给社会融合、社会和谐发展造成了严峻挑战。

  可以说,无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中国都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发展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近一百年来带领中国人不懈奋斗的经验凝结,也是中国社会、中国人民对现实发展需要的强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不仅要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而且必须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其核心要义就是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体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等重大时代课题。习总曾有这样的表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以及我们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6]。而志愿服务的本质意涵决定了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是实现中国这一时代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在其思想系统的指导下得到快速发展。

  纵观,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志愿服务在巩固国家物质基础和推动社会建设方面发挥了特别的作用,与此同时其自身也得到了快速和稳固的发展,在法制化制建设、志愿者占人口比例增加、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志愿服务理论研究、志愿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一是志愿服务已经作为中国理政、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宏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央深改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志愿服务发展问题,民政等部门设立专门职能机构负责志愿服务的建设与发展[7]。二是法制化建设稳步推进。201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国慈善法》实施,2017年12月1日《志愿服务条例》实施,法规政策和机制的保障逐渐完善。《志愿服务条例》的颁布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重大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条例》的颁布、执行更广泛地动员了社会力量,让志愿服务更加有序、有效地走众的生活[8]。三是制建设快速发展。2014年2月,中央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印发《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的意见》;2010、2012年,民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志愿者注册工作的通知》和《志愿服务记录办法》;2016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领导小组通过《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志愿服务的相关国家标准进入快速建立阶段。四是志愿服务深入,志愿者占人口比例增加,各类志愿服务组织不断壮大。截至2018年12月,《志愿服务条例》实施一周年,全国志愿服务组织超过1.2万家,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实名注册登记的志愿者超过1亿人[9]。五是理论研究不断突破。目前国内已出版系列志愿服务著作,内容包括志愿服务价值研究、基础伦理、志愿服务管理研究、国际志愿服务译著、研究报告、资料工具等多方面,例如《2008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中英文版)》《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概论》《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7》(蓝皮书)《奥运会观众服务志愿项目管理研究》《志愿者》《中国志愿服务大辞典》,等等。六是志愿服务国际交流持续深入。在中央“一带一”的影响下,海外服务计划获得快速有序发展,志愿服务国际多边合作机制逐步建立。

  回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快速发展的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志愿服务也逐渐发展成熟,形成了独有的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是全世界共同的财富,但的志愿服务也必定会充分反映独有的、传统文化和发展阶段的特点。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而言,需要回答好中国的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如何适应中国的执政基础、适应中国传统文化、适应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现状的问题。实现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统一是志愿服务在中国梦伟大事业中进一步发挥作用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对世界志愿服务实务多样化的丰富与发展。

  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逐渐形成了围绕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基本定位。即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遵循党的理政战略部署,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原则与目标;以提高人民思想、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动力和支撑为基本功能定位;以彰显理想、爱心善意、责任担当,建设传承文化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和落脚点为思想文化建设方向;以党委领导,主导,组织动员与社会动员相结合为领导体制;以立足基层、互助,注重需求导向、多元服务,扶弱济困、邻里互助服务、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和应急救灾服务为主要内容体系;以推动常态化、加快制发展方向为基本定位。这是在社会治理和基本社会结构意义上的,建立在我国国体政体和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大格局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秉承中国理政的基本追求和价值,也必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想的指导下,在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实践中,获得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把握整体理政战略部署框架下的志愿服务基本定位和格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发展的根本。

  学习习同志和关于志愿服务的相关,可以看到,这些全面准确定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方向和功能追求,归结起来有五方面的内容。

  rixifu

  2018年1月,习来到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与志愿者亲切交谈,指出“社会文明进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10]。习强调,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11]。“同行”意味着在发展道上,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一种必然结果。“同行”还意味着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时代,志愿服务纳入了中国理政的总体部署当中,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国家发展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服务发展要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方向统一、步调一致、紧密结合;志愿服务是实现美丽中国梦、实现现代化国家宏伟目标的重要措施。“同行”是每一个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志愿工作者必须时刻牢记的重要方向。

  2.明确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人民思想、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高人民思想、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题目下,提出了“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明确把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发展的根本目标,把推进志愿服务制建设作为其发展的根本任务。习同志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12]、志愿服务“事业会载入史册”[13],脱胎于人类慈为的现代志愿服务,一直秉承“需求导向,弱势优先”的基本原则,坚守扶弱济贫的价值取向,对于增强的社会责任感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志愿服务强调合作互助、互爱互信、诚献,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价值。志愿服务的发展有利于、文明、和谐、平等、、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动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在欣赏他人、与人、有爱无碍、平等尊重、互相帮助、奉献等下的志愿服务,必将大力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2006年4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指导志愿组织和志愿人员开展社会救助、优抚、助残、老年服务、再就业服务、社区安全、科普和文明建设活动[14]。习总多次盛赞、鼓励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团队在服务社会等方面的行为,指出“你们所做的事业会载入史册”[15],并强调“要把志愿服务组织的工作重点放在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救灾、助医、助学方面”[16],着眼于群众最急需最紧迫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志愿服务作为社会的润滑剂、调节器和平衡器,在减少由群体利益分化所导致的部分群众利益受损和社会和谐安定方面,作用突出。志愿服务不仅是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更是亿万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便捷平台。作为现代社会运行及管理的重要组成,它是一种社会动员,更是一种全方位的社会建设。志愿服务的大力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善治、共治、合治局面的形成。的广泛参与能够激发社会活力、推动社会融合、动员社会参与,加速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习同志明确指出,志愿服务是“人民有、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他夸赞志愿者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17]。早在2006年,国务院的文件中就明确指出要“培育社区志愿服务意识,社区志愿服务”。中央的是对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实践特征的高度概括。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广大普遍参与的社会行动,在基本追求上明显具有公共福利取向、问题取向和行动取向。党和将这样一种广大人民群众随时随地可以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人民、国家、民族联结在一起,进一步明确了在我国,志愿服务是关乎人民大众建设的社会实践,是关乎夯实国家基本国力的社会实践,是关乎民族复兴与发展的社会实践。在志愿服务的日常互助、抗险救灾和大型活动三种基本类型中,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更重视遍布城乡社区和基层的、广泛参与的群众性互助,这是中国志愿服务与“中国梦”同行的需要,也是中国志愿服务根本定位和功能的体现。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实践着眼于温暖、贡献社会,这进一步强调了要注重发挥志愿服务在推动社会情感融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006年,十届全国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就指出:支持志愿服务活动并实现制[18]。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志愿服务制。习总在给中志联的贺信中又进一步明确“各级党委和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给予更多支持,推进志愿服务制常态化”,要求各级党委和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19]。推进志愿服务制、规范化建设,着力构建法规体系和制度体系,匹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内在要求和前进方向,2017年8月22日发布,同年12月1日实施的《志愿服务条例》是我国首部志愿服务行规,为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这标志着志愿服务事业进入了法制化运行的新阶段。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